十年来,城东区各级团组织在区委和团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履行团的四项基本职能,团结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在东区奋勇建功,书写了无愧于党、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的青春华章。
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揽,牢牢把握“全团抓思想政治引领”这一根本要求,引导广大青少年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思想引领有温度。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建党10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建团一百周年等重要节点为契机,广泛开展“青春喜迎十九大不忘初心跟党走”“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争做新时代好队员”等思想引领活动400余场次,覆盖青少年20万余人次;组建城东区“新时代青年说”青年讲师团,通过文化宣讲、语音小喇叭、送学上门等方式,常态化开展青春故事宣讲,为8万余名青少年补“钙”铸“魂”;开展“两红两优”、青年岗位能手、最美战疫青年等评选表彰活动,强化青春榜样选树、典型示范引领;突出互动、践学新模式,推出“团团开讲啦——党史我来讲”等形式丰富、品质精良的主题微团课,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守初心、讲规矩、勇担当。实践活动有创新。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广泛开展“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志愿服务新征程喜迎建党一百年”“绽放战疫青春坚定制度自信”主题实践活动百余场,得到辖区团员青年一致好评。网络宣传有亮点。持续推进“互联网+共青团工作”,构建“青”字号网络新媒体工作体系,以“三青两微”为载体,广泛开展“青年之声——畅谈十九大领会新精神”“战疫青春我有我young”“绘出文明城市创建中的‘小人物’”“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线上排位赛等网络主题活动;组建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在网上弘扬青春正能量,树立网络新青年形象;制作《青春火焰》《百年相会》《与你同行》等原创文化产品,团属新媒体覆盖青少年八万余人。
紧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作主线,团结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建功新时代,在聚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东区新篇章的伟大实践中充分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聚焦主责主业。与行业部门、青年社会组织等多方协同配合,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创城攻坚、生态文明建设、民族团结等多领域工作,开展“出彩新青年建功新时代”等青春建功行动,建设“青年绿色社区”“绿色发展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组织开展“‘河’我一起守护碧水”“全民追‘圾’见‘圾’行事”“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等主题示范活动520余场次,直接参与人数16300余人次,共青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渠道进一步拓宽。聚焦服务社会。组建城东区青年志愿者协会,设绿色发展青年志愿服务队、文化艺术青年志愿服务队等专门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900余场次,参与志愿者2.7万余人次,服务人群15万余人次;依托城东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系统,率先在全区推行“互联网+志愿服务”新模式,实现“点单接单考核计分”线上一体运行,推进我区青年志愿服务规范化、高效化、数字化,“团干部+志愿者+社工”的工作体系不断完善。聚焦内部建设。始终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刀刃向内,在干部职工中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努力建设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模范团的领导机关,切实发挥好纽带桥梁作用。
围绕青少年身心健康、价值实现等方面需求,努力帮助青年解决思想困惑和现实问题。引导青少年成长成才成体系。成立城东区青年创业联盟,创建青年就业见习基地3个,为创业青年提供指导、平台搭建、金融支持等全方位服务;常态化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举办青创大赛、青创大讲堂、青创培训等,发放书籍3000余册,服务青年达8000余人。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有实招。持续加强中央“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区(村)”试点建设,探索创建区级“青少年维权岗”2处;依托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等阵地,广泛开展“青春与法同行”“两法一条例”法治宣讲、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等活动190余场,覆盖青少年3.5万余人次;开通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为未成年人提供及时、便捷的法律服务;针对未成年人特点,专业化提供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服务、考前减压放松等服务57次,覆盖青少年群体9000余人。服务青少年融入社会呈品牌。持续推进“孕育梦想破壳而出”就业公益行动、“青情暖童心圆梦微心愿”困境儿童帮扶行动、“小手拉大手暖冬更暖心”社会关爱行动、“新时代艺起来”青年文化进校园行动、“青情助力一站服务”团代表联络站功能拓展行动、“七夕相会鹊你不可”青年婚恋交友行动等品牌项目,服务内容不断丰富、服务青年手臂不断延伸。助力青少年健康发展有突破。紧扣青少年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推动工作创新,制定《城东区贯彻西宁市落实<青海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8——2025)的实施方案>的任务分工方案》,建立城东区青年联席会议机制,落实“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制度,将青年发展工作纳入十四五规划,在服务青年学习成长、创新创业、婚恋交友、权益维护等方面持续发力,建成全省首个团属线上相亲交友服务平台,切实做到服务青少年无死角、无时限,有效提升共青团组织服务力。
牢固树立改革思维,坚持从严治团,突出“严”和“实”的要求,着力加强团组织和团干部的革命性锻造,团的各项工作提档升级。改革攻坚蹄疾步稳。印发实施《城东区工会共青团妇联改革方案》《城东区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贯彻措施》,将共青团工作开展情况纳入了目标考核指标体系;探索组建全省首个区级青年联合会,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更加凸显,社会影响力持续增强;有序推进少先队改革,全区18所学校实现学校少先队工作委员会100%全覆盖,顺利完成区少工委换届工作。组织覆盖持续拓展。坚持党建带团建,持续抓好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团员登记和团内基础信息大摸底工作,进一步捋顺全区基层共青团的“神经末梢”;以村(社区)“两委”集中换届为契机,恢复建立乐家湾地区团组织,顺利完成了全区59个村(社区)团组织换届,推动形成“组织架构清晰、团员广泛聚集、活动开展丰富、制度落实到位、作用发挥明显”团组织体系;按照“青年在哪里团的组织就建在哪里”的要求,持续巩固学校团组织基础地位、不断扩大“两新”团组织有效覆盖,新建两新团组织36个,清理空壳化团组织25个;建设全省首个“两新”组织网上团委,实现团网深度融合、团青充分互动、线上线下一体运行。管团治团严实并进。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建设团内良好的政治生态和政治文化。广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两学一做”“学习总书记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等学习教育,结合干部作风集中整治,实现团干部作风新提升;以推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五项重点工作为抓手,全面夯实团的基层基础工作,严格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制度,严格执行团支部书记述职测评,不断提升团员队伍先进性;通过团干部专兼挂相结合的方式,有效解决县级团委干部配备率低的难题;加大团干部的教育管理和培训力度,举办6期共青团干部培训班,帮助广大团干部深刻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阵地建设党建引领。坚持“不求归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理念,推进基层阵地共建共享,着力解决基层“四缺”问题。依托党建微综合体、群众之家等建成青年之家10个,建成城东区团代表联络站、城东区青联委员联络站,在全省率先出台《城东区团代表年度履职考评办法(试行)》《城东区青联委员一站三联》制度,提升团代表及青联委员的履职服务能力;建成省级“共青团关爱之家”,引进专业化社工队伍,通过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手段为未成年人提供服务,有效补充基层社会治理短板;建设3所“社区少工委”,拓展“未成年人成长驿站”等校外少先队活动场所。